岳阳楼,岳阳楼记

ysladmin 15 0

范仲淹没有去过岳阳楼,为什么能写出举世闻名的《岳阳楼记》?

中国诗歌文章并非一定是要亲临其境才可写作。唐代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对于读书人而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虽然范仲淹确实没有亲自到过岳阳楼,在写《岳阳楼记》之前对岳阳楼和洞庭湖的印象只有好友滕子京派人送来的一幅《洞庭晚秋图》,《岳阳楼记》中对洞庭湖和岳阳楼的描述,如“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都来自对《洞庭晚秋图》的印象和自己的想象。个人认为,没有身临其境,范仲淹却能写出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洞庭湖不过是因子,借景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和郁郁不得志的心情更为重要。借景抒情是文人们一贯采取的写作手法。《岳阳楼记》之所以成名,不仅仅在于其对洞庭湖和岳阳楼的印象,而在于在湖光山色之外,范仲淹与好友滕子京同病相怜,借此文抒发自身不得志的感慨。

二是范仲淹作为文学大家,想象力瑰丽,得此佳作。文人写作是需要天赋和想象力的,优秀的文人身在陋室,才思逸飞,在于六合八荒,就可以运笔于指间,描绘万物于纸上。

岳阳楼,岳阳楼记-第1张图片-小艾出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寄托的人在偏处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才思打动读者引发读者共鸣的关键。这种家国情怀本身就可以单独存在,在洞庭楼台美景流连之余,却还是未忘天下苍生和江山社稷,“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岳阳楼记》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据说范仲淹其实是没有到过岳阳的,只因好朋友滕子京托人送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并且说明要范仲淹写一篇文章作记,于是才有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名篇,我想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岳阳楼,岳阳楼记-第2张图片-小艾出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是因为范仲淹人格高尚,心忧国家,本身境界就很高的原因。常言道,文如其人,大概是不会错的。范仲淹曾经在西北边陲带过兵打过仗,是经历过战争考验的,对战斗的生活有切身的体验,对底层军人和普通百姓有很深的同情心。同时范仲淹又是朝中重臣,主持过庆历新政,担当过改革重任,知道肩上的担子,我想这就是他发出"登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潮之远则忧其君"的历史来源。

其次是因为范仲淹与滕子京曾经是同事,同为庆历新政的同党,所谓的同声相应,如今滕子京送来画作并嘱咐作记,自然会感慨万千,有感而发。也就是说灵感来了。如今近千年过去了,读者仍能感受到其中奔涌而出的丰沛的感情。

再次是因为范仲淹本身就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所写诗词文章俱佳。所以范仲淹读书是下过苦功的,这种读书不一定是在环境舒适的书斋里,或者是在名师的指点下。也可以是在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中,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也。如今机缘巧合写就了《岳阳楼记》,也就不奇怪了,一千多年来《岳阳楼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的读书人奋力前行,真是值得称赞的事。

岳阳楼,岳阳楼记-第3张图片-小艾出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高考语文斋感谢悟空问答邀请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佳作,为历代所传诵,一直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并且是高考要求的必须背诵的篇章之一。

这样的美文却非范仲淹临景即兴而作,而是远在他乡受朋友所托而赋。那他为什么能写出《岳阳楼记》呢?

他读书用功刻苦,鸡鸣即起,五年不曾解衣,冬夜稍有困怠则冷水拂面。工夫不负有心人,考取了功名。这也为他日后的文章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范仲淹胸怀家国,志在天下。

常自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做宰相,就做良医,一心为民造福。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作者才能创作出格局宏大的千古绝唱。

范仲淹早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亲改嫁,又被冷眼虐待,使他深刻了解民间疾苦,体察民情,进入仕途,为宋朝谋强盛,为人民造福祉, 方正清廉, 直言不讳,抨击时弊,屡遭贬谪,屡被召用,无论春风得意飞黄腾达之时,还是远放荒野命途多舛之日,为国为民,赤心不改。正是这种丰富的阅历,正是这种年深日久的情感积淀,才能使作者创作出感人肺腑的经典篇章。

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基础上,为了抒发他那种忧国忧民的炽烈情感,作者借记述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无论是“春和景明”,还是“浊浪排空”,作者都是“宠辱偕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多么地豁达大度啊!而始终不改的是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是多么的坚忍不拔啊!把所想象之景与所表述之情糅合相融,浑然一体,景美情深,令人爱不释手,不绝吟诵。

我认为上述四点是范仲淹不临岳阳楼而能创作出《岳阳楼记》的重要原因。至于这篇文章能够流芳千古,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通俗来说,就是文章的思想品质高尚,传达的是正能量,不怨天尤人,把自己置之度外,积极用世,忠君爱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前承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巳”,后启王阳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及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统文人以天下为己任,忠君爱民,忧劳家国。而《岳阳楼记》表达的正是这种思想,这是为历代传诵的重要原因。

这篇文章骈散兼行,语句优美流畅,读来韵味悠长,酣畅淋漓,气势贯通,美不胜读。许多词句脍炙人口,至今还不时见诸报刊。

范仲淹没见过岳阳楼,为何能凭空写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呢?

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使得妙笔生花

范仲淹出生于徐州(在今江苏省),后随母改嫁到淄州(今山东省淄博市)。

长大成人后,他到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求学。

考中进士后,被任为广德军(属江南路,在今南京市)司理参军,开始仕途生涯。

此后,范仲淹先后在集庆军(在今安徽亳州)、泰州(在今江苏省)、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陈州(今河南省周口市)、睦州 (治所在今杭州)、苏州、饶州(今江西省鄱阳县)、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庆州(今甘肃省庆阳市)、邓州(在今河南省)等多地任职。

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中进士入仕,至庆历六年(1046年)在邓州为官写《岳阳楼记》时,范仲淹的三十年仕途之路,足迹遍布华东、华中、西北、中原地区多地。

写《岳阳楼记》时,范仲淹已在57岁的人生岁月里,跨越千山万水,走遍大江南北。

而且,范仲淹既有地方小吏的磨炼,也有中央决策层的体验;既当过主政一方的父母官,也任过戍边西北的军事首领。

可见,范仲淹去过的地方不可谓不多,人生经历不可谓不丰富。

经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范仲淹虽没见过岳阳楼,但已阅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眼里、脑海里已有很多楼。

他笔下的岳阳楼和洞庭湖相映成色,景观活色生香,引人入胜,画面感及代入感很强,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

请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这种景观,并非全部是岳阳楼的,或者说并非岳阳楼独有的。

岳阳楼历史?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盔顶建筑。

岳阳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丘,操练水军,在洞庭湖接长江的险要地段建筑了巴丘古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了阅军楼,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军楼临岸而立,登临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同凡响,这座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

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当时的岳阳楼已坍塌,滕子京于庆历五年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重建了岳阳楼。楼台落成,滕子京又委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戌边,见其书信后写下了《岳阳楼记》。

岳阳楼的建筑特色,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

标签: 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