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张至发,明朝万历28年进士。历任河北蓟县,玉田知县,河南巡輔,大理寺丞,礼部尚书。明末崇祯皇在位时,官至首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崇祯11年,退休还乡,住淄川县城。其院门匾由崇祯皇题“天恩存问”四字。崇祯皇并封其家人为一品诰命妇人。是时,淄川县城常有外来强人袭扰,张至发主动捐出退休薪俸修淄川城墙,受到城内居民称赞。待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逼近首都北京时,皇帝让时任首輔薛国观从皇亲国戚手中借银两买兵器,扩充军队。但薛国观欠缺资历,皇亲国戚并不买账。情急之下,崇祯皇于是将薛国观打入大牢,賜劍自刎。这在姚雪垠的“李自成”中便有交待。薛国观自刎后,崇祯皇曾四次圣旨令张至发返朝执政,但张至发因病未能前往,并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前病故。张至发病故后不久,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吊死景山公园。张至发死后葬礼规格极高,其墓地在淄川城北贾村村北。墓地有十几尊高大的石人,石马守护,并有石牌坊。只是在文革中才被当作四旧破坏。张至发的后人中也人才辈出,比较出名的一是张篤庆,二是张沅。张篤庆是举人,跟蒲松龄同时代人,且是挚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批注,大都是张篤庆所批。张沅是当时的教育家,其弟子中有大名鼎鼎的窦光鼐,此人很受乾龙帝赏识。现在蒲松龄故居的墓志铭,便是张沅手迹。如今淄川开发区的贾村水库,改名为“张相湖”。这也是为了纪念我们淄博的这位名人吧!
谢谢史先生邀请。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名人众多,限于篇幅,只举几例,以飨读者。
1、王象乾:明代威震边关的将领
王象乾(1546-—1630),字子廓,号霁宇,明隆庆四年,亚元举人,隆庆五年进士,授闻喜知县,迁兵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出为保定知府。迁河南副使,后经理播州,平定苗民起义。官至兵部尚书,以年老乞休。因边境多事,83岁时起用为总督,综理宣、大和山西军务。他机警有胆略,历任督抚多年,威震九边。累加太子太师,以病乞归。
2、孙廷铨:淄博历史上的孙国老
孙廷铨(1613—1674),字枚光,在博山人称孙国老,他在清代做过“三部”尚书,曾教过皇帝,是“一代帝师”。崇祯十三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1662年(康熙元年),官拜内秘书院大学士,入参机务,在任年余,告病请归。1664年冬回到故乡,潜心著述,著作有《南征纪略》、《睁亭文集》、《亭诗集》及《颜山杂记》等。
3、蒲松龄:科举屡败的文学家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著名文学家,蒙古族。书香门第出身,学识渊博,19岁中秀才。此后科举屡考不中,71岁补为贡生。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他的一生:读书、教书、著书、科考。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老舍说他作品是“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像
4、赵执信:清代诗人书法家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17岁中举人,18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任《明史》纂修官,参与修《大清会典》。28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看戏被劾革职。此后50年间,终身不仕。刊有《饴山诗集》、《饴山文集》、《诗余》、《谈龙录》、《声调谱》、《礼俗权衡》等。
赵执信像
5、王应统:皇帝钦点的武状元
王应统(1664—1715),字绪光,号敏斋,出身书香门弟。自幼熟读经书,习练武艺,崇尚儒学,精研兵法。24岁考中武举,后被钦点为状元。初授山西中路利民参将,参与平定噶尔丹叛乱后。后历山东总河中军副将、神木副将、江南总漕中军副将、文登副将、河北总兵等职。他清正廉洁,后遭诬陷入狱。
标签: 稷山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