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在林芝地区的“高原反应”不明显?
为何有人在林芝地区“高原反应”不明显?
这个问题反映的情况是基本属实的,甚至很多人到了林芝感觉不到上了青藏高原。因为无论城市风貌还是周边环境与进藏路上的感觉还是有相当差距的,到了林芝仿似重回人间天堂一样。
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是横断山脉向青藏高原腹地的过度带,区域纵跨喜玛拉雅山南北簏,是西藏第一大河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拥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政区面积为11.7万平方公里,实际控制面积为7.6万平方公里,最高点南迦巴瓦峰海拨7782米,最低处雅鲁藏布江出境巴措卡不足900米,市中心巴宜区海拨为2900米。海拔不算高,刚好是人体高反的临界高度。
下面先看一组青藏高原上各大小城市海拨含氧量对比:
西宁 2240米 含氧量79%
格尔木 2810米 含氧量74%
德令哈 2980米 含氧量72%
狮泉河镇 4300米 含氧量48%
拉萨 3650米 含氧量65%
日喀则 3830米 含氧量63%
💧林芝 2900米 含氧量84%!
从上述两数据对比,林芝绝对称得上是西藏的大氧吧了。而从医学角度来说,含氧量低于80%是直接诱发高原反应的主因,可以林芝是多么的难得呀。
林芝得益于如此高含氧量,小编分析有如下天然因素。林芝是全球陆地垂直落差最大的地区,地处青藏高原面向印度洋季风区的唯一大缺口,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呈南北走向,是印度洋暖流北上与高原北部寒流南下相遇的交汇区域,为区域内带来稳定的降水资源,随着海拔由低到高分布有属于亚热带、温带、山地高寒带等丰富的森林植被群落。以下数据在西藏地区城市对比中更是惊人:林芝地区年均降雨量超过600毫米,森林覆盖率超过50%,而且林芝的森林资源占全藏森林资源的80%强!(这个森林世界,相信318自驾进藏过的朋友会体会深刻,从进入波密开始一直到鲁朗林海这一段穿越原始森林感觉非常棒)
以上这些因素造成林芝地区除冬季(10月-次年3月)外空气湿度均保持在60%以上,大大高于西藏其它城市,当然了,亚东吉隆沟等喜玛拉雅山脉南坡县城除外。湿润的空气,高含氧量的空气,不算高的海拔使林芝成为西藏最宜居的城市。
曼尼普尔是个怎样的地方?真的有“小中华”之称吗?
曼尼普尔邦 是印度东北七邦(包括我藏南,伪“阿鲁纳恰尔邦”)之一,唯一和中国人的联系是同为黄种人蒙古人种,再扯一点就是和中国的傣族和景颇族有点联系,也就这么点关系了。
但印度人不这么认为啊,总觉得他们是中国人,毕竟长得太像了,显得格格不入,这你就知道为什么 印度东北那几个邦,有那么大的分离倾向了。而当地人所受的不平等待遇也是事实,而且还迁了很多孟加拉人来,这就造成不可避免的民族矛盾和冲突,到今天都没停过,可比我们xin疆那乱多了。
印东北的语言都是汉藏语系,跟印度其他语言均不同。
毕竟在英国人来之前,印度东北都是独立王国 土邦,就没受过印度长久的统治(几乎就没有),虽然受印度文化影响很大就是了。
曼尼普尔(Manipur)的意思是珍珠城,1947年从英国占领下独立,1949年又被迫并入印度,其遭遇有点像锡金,也是印度现在对不丹做的事。
曼尼普尔邦过去曾是阿萨姆邦的一部分,而阿萨姆其实就是掸族人建立的古阿掸国(Asom)的转音,也叫阿洪王朝(Ahom)同样是被英国吞并,在南边就是被称为 暹罗那个,其实就是傣泰民族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名称。作为有名的跨境民族,他们在中国叫傣族,在泰国叫泰族,老挝叫佬族,缅甸叫掸族,印度也叫阿洪族,在泰国和老挝是主体民族 并且是缅甸最大的少数民族(坤沙知道吧?)。关于印东北的古阿掸国,在中国的很多古书中 甚至早至玄奘就有提到。
印度东北那几邦 民族都很接近,好几个都是从阿萨姆邦分出来的,印度要分而治之嘛。本来应该一一介绍的,今天就懒得写了,毕竟这答案也不知道能活多久。
根据曼尼普尔邦官方网站的族群划分,该邦人群可分为四大群体,即梅泰人(主体民族)、那加人、库基人和潘高人;前曼尼普尔邦邦长则将居民划分为梅泰人、那加人部落民、非那加部落民和潘高人。
标签: 藏南人愿意回归中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