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马尾造船厂,为了防止法国人控制该厂,清政府都做了哪些措施?
马尾造船厂遗址现已建为船政博物馆,之前去参观过一次,对造船厂的创办稍微了解了一些。为了防止法国人控制该厂,清朝有如下表现:
一、“权自我操”的原则
左宗棠作为马尾船厂的创办人,他本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了能否控制船厂的控制权。左宗棠和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都有很强的主权意识,牢牢把握着“权自我操”的原则。当时法国海军曾经在宁波开办了一家船厂,造过三艘炮舰,但是经营得不景气,法国人便想甩掉这个包袱。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得知左宗棠要办船厂,专门派人去过来,说可以转让船厂,条件是一旦法国人需要则要允许其利用。左宗棠立即拒绝了,后来他发现了马尾这个良港,于是决定在马尾创办船厂。
二、争取法国官方支持,但不进行官方合作
当时清朝没有任何工业基础,更没有技术人才,要创办造船厂简直是无米之炊,除了找洋人帮忙,别无他法。左宗棠之所以选择法国,其实是想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毕竟当时清朝刚刚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外交上处于弱势地位。按道理,英国的造船工业和技术是最强的,但英国的实力也最强,如果选择英国,势必会让英国控制船厂。左宗棠选择法国,英国人是很不高兴的,当是总税务司赫德派人在法国宣扬这一计划的危险性。法国军官日意格亲自劝说拿破仑三世,争取到了法国官方的支持。
日意格这个人在马尾船厂的创办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左宗棠跟他私交非常好。左宗棠非常信任他,认准他是“一个不会敌视大清而是愿意合作的人”。日意格在马尾船厂的身份其实是官方身份,但是他本人没有多少殖民色彩,这一点得到了左宗棠的看重。因此左宗棠让日意格出任船厂的监督,另外还有一个法国军官德克碑担任了副监督。船政跟日意格设立了明确的条约,所有洋人必须听命于中方最高负责人。日意格表示赞同,规避了洋人雇员利用当时刚刚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服从的风险。
(日意格)
三、签订劳动合同,加强管理
其实马尾船厂的用工管理类似现代的劳务派遣,日意格就是他们的头儿。初期所需要的所有工人都是日意格去法国招募来的,都是贫穷的工人。船政提供了很高的薪水,比如日意格月薪1000两白银,普通工人也有200两白银。船政跟日意格签订的就类似现代的劳务派遣合同,洋员工必须服从船政的内部管理,如果有不服从的,就直接开除。但是曾经发生过洋工匠不服从管理的事情,沈葆桢根据合同将相关的人直接开除了。法国驻福州领事想干涉,也被沈葆桢顶回去了。不过大部分洋工匠还是很配合的,毕竟薪水高啊,他们回到欧洲后,都成了有钱人。而日意格则得到了更多的赏赐,包括黄马褂,一等男爵,一品提督等。
就这样,马尾船厂迅速崛起,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为大清国生产了40艘舰船。
标签: 福州马尾造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