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雪书院,永泰立雪书院

ysladmin 13 0

什么的书院是专事讲学?

伊川书院

伊川书院位于河南省伊川县鸣皋镇。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理学家程颐在此建立伊皋书院(元朝改名伊川书院)。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著名理学家程颐因与王安石新政不合引退归洛。时居北宋相位,与程颐政见一的文博赠与程颐鸣皋镇旧园一址,良田千顷,以书为学之所。程颐于元丰五年(1082年)退出政坛,招收生员,“讲易经、授理学”,专事著书讲学,把其传道授业的学府取名为伊皋书院。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的伊皋书院正房5间为讲堂;东西厢房各3间,为弟子居所;书院内有稽古阁,作贮书之用;大门上悬“伊皋书院”匾,为程颐所题。此后20年间,程颐长期在书院讲学,其思想体系和著述传道活动大多在此间完成。

立雪书院,永泰立雪书院-第1张图片-小艾出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伊川书院

程颐学识博大精深,经术通明,程义理精微,诲人不倦,四方俊秀闻风而至,士大夫从学者日盈门。程颐定学制,列校规,言传身教,名声大振。他先后共收徒63名,名儒孟厚、杨时、游酢、邵伯温等皆出其门下。流传千载的“程门立雪”典故即发生于伊皋书院,鸣皋镇因之被誉为“理学名区”。

元大德九年(1306年),驻鸣皋镇总兵克烈士希读程颐先生<易传>、<遗书>有得,感慨万千,立志兴学。他目睹书院经220余年风雨剥蚀,已破败不堪,就自筹资金,招募民工,在伊皋书院旧址修建历时十年乃成,使书院得以中兴。其子铁木耳父遗志,复建古阁,藏书达万本。延三年(1316),上报朝延,元仁宗感其诚意,敕名为“伊川书院”。

立雪书院,永泰立雪书院-第2张图片-小艾出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伊川书院落成,翰林院直学士友谅指导性撰文,集贤学士赵孟姚书丹,参知政事郭贯篆额,刻石立牌,永志纪念。

元代牌刻历684年历史风烟,仍直立于伊川书院。书丹者赵孟頫,融会贯通,创出了历史上独树一帜的“真本”,其字轻婉转,瑰圆玉泣,缎带人以姿竟溢出于披拂间的感觉。因而近700年来,到伊川县元至书院拓赵体字者纷至沓来。今这饱学之士至伊川书院领略中华文化遗风,赏赵体的分赴纵,临莫赵体深沉酒脱,无不为中国书法世术的源远流长,哕格独特而赞叹不已。

伊川书院于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多次重修,再次文风大盛。莫古老书院之兴学育人之风悠然,名儒,学者云集。在良师谆谆教诲下,无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求学于伊川书院的蒋祖、李南华、姬、李贤书、蒋祖等皆为颇有建树的伊洛名 。

立雪书院,永泰立雪书院-第3张图片-小艾出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程门立雪的典故50字左右?

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有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尊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

扩展资料程门立雪中的人物介绍--杨时

杨时少年时,聪颖好学,善作诗文,被人称"神童'。幼时读佛学,少年攻读儒学。八岁能赋诗,九岁能作赋。得到人们赞扬。杨时少时在将乐含云寺读书。十五岁时,在邵武游学出名声。二十一岁,赴礼部考试。下第,补太学生。

归乡后,在含云寺读书讲学。并作有《札记解义》《此日不再得》,年二十四,登状元徐铎榜进士。

中进士后,授予汀州司户参军。以病为由没有赴任,用心讨论理学,著《列子解》。元丰四年,杨时被授予徐州司法。后特地投于洛阳有名学者程颢门下,研习理学,与游酢、伊熔、谢良佐成为程门四大弟子。

四十一岁时杨时投于程颢的弟弟程颐门下,到洛阳伊川书院学习。他对理学已有相当造诣;但是,他仍旧虚心谨慎,不骄不躁,勤奋好学。他与游酢"程门立雪'的故事成为尊师重道的佳话。程颐很为他们诚心求学的精神所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授。

杨时不负重望,最终学得程门理学的真谛。杨时学成后回到南方继续潜心讨论和传播程氏理学。他为了弄清晰张载《西铭》之理,特地写信向程颐请教。他在二程理学和朱熹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程门立雪的故事50字

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有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尊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

程门立雪的故事50字

北宋时期,有个叫杨时的进士,去向程颐请求学问,却赶上程颐正在屋中小睡。

杨时于是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即使天空飘起鹅毛大雪,杨时却还立在雪中。

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觉门外的杨时已成雪人。

标签: 立雪书院